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6篇)

篇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体育作业简述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及对体育教学的作用,以及体育教学怎样利用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发展,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促进体育教学科学、有序进行的目的。

  关键词

  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教学

  关系

  一、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自身作用,影响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不断的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利用校园体育文化来促进自身科学、有序的进行。

  二、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教学的涵义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校园体育文化物质。二是校园体育文化制。三是校园体育文化教学[2]。

  (二)体育教学涵义

  教学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一种活动[3]。潘绍伟教授强调体育教学的双边性和体育教学的教育性[4]。体育教学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

  育中介、教育环境组成,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并需要借助一定的环境来促进自己教育目的的有序完成。这为校园体育文化对体育教学产生作用提供了可能。

  三、校园体育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欲望,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构成的体育物质文化,以及由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文化节等构成的行为文化和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队伍构成的校园体育文化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欲望,从而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使学生形成正确体育文化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能促进学生形成具有时代性、正确性的体育文化观。构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多种多样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5]。学生的体育思想观念与学校的体育文化开始时不可能完全一致,从而带来“个人与周围环境在体育文化观念上的冲击[6]”,学生会将别人的体育态度、行为和能力与自己比较,来矫正自身的体育文化观念。因此校园的体育文化就会以它特有的渗透方式来影响甚至很大程度上的决定学生的体育文化观的形成,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指导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文化属于意识范畴,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随着这种稳定性时间的延伸与范围的扩大,人们就会对其产生心理认同感,这为校园体育文化对人们的体育教学行为起指导作用提供了可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7],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人文及制度资源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当然必须以师生共同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四、优化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一)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体育的本质是传播[8]”,“体育既是传播媒介,同时又是传播内容[9]”。体育教学作为体育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也需要载体来完成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其一:一方面,要解决的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这是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所在;另一方面,校园体育文化有自身的特征:教育性和可塑性、长期性和系统性以及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适应性。这些特征说明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承载体育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可以为体育教学活动所用。这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化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必要性与可能性,决定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促进体育教学不断发展的载体,从而优化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

  只有当校园体育文化载体得到了硬件与软件的综合优化,才能更有利于我们去充分的利用。

  1.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修养和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0]”。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丰富的体育经验,还必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动作操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此外,体育教师作为传播者应注意言行举止,以身作则。

  2.优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

  由于经济、学校政策等种种原因,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总是跟不上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11],优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成为一种必然。这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一,扩大体育物资设备,要资金合理分配、资源合理利用;二,优化现有的体育物质文化,即对现有的体育物质环境资源进行合理规划,营造出良好的体育物质文化氛围[12]。

  3.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

  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对整个校园体育文化起着全局意义上的规划与引导作用,因而,校园

  优化体育文化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一方面,它要从属学校大的制度;另一方面它又与学校其他工作相互交叉、融合。我们在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时要从宏观把握,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才能真正的达到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促进体育教学科学、有序发展的目的。

  五、小结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文化因素、体育因素在校园这个空间的综合结果。所以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对体育教学产生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二,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优化校园体育文化来促进体育教学科学、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2][6][11][12]章罗庚.校园体育文化导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14,75,85,86.

  [3][10]蔡澄.基础教育学[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8,175.

  [4][7]潘绍伟.中学体育新课程教材教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7,152.

  [5]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23.

  [8][9]李宗浩,毛振明,周爱光.体育人文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46,145.

  感谢您的阅读!

篇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试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它塑造着一个学校的形象。学校体育改革必然涉及校园体育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了解,对于引导学生体育活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1.1、关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学校师生员工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一种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由学校党的建设、行政管理、教学活动等派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如学校电视台、广播站和校报校刊、宣传橱窗、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内容。

  1.2、关于体育文化

  在我国关于体育文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卢元镇对体育文化做了如下总结: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广义地讲,体育文化不仅包括身体素质、体育器械、运动产品等物质形态文化,还包括体育知识、技术、组织和制度文化,以及思想观念文化等精神文化。

  1.3、关于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学校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精神、体育的价值观念、体育道德、体育行为和体育能力。广

  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指学生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2.1、全面教育性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是生存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一种文化现象,肩负着教育使命。它能激发学生从事身体锻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其感受美的能力,塑造美的人格和心灵。

  2.2、时代性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它的内容与形式同样到一定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结构、社会风气、社会潮流、文化风尚等的制约。

  2.3、娱乐性特征

  校园体育活动项目广泛而丰富多彩,有竞技、表演、游戏、休闲等项目,所有这些普遍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娱乐,不同的体育项目给人的愉悦之情不同。

  2.4、渗透性特征

  学校体育精神能够发生辐射,渗透到学生学习、娱乐等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到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在体育领域里始终贯穿着竞争和向上的精神,这种意识都是现代人的一种特殊重要的素质。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个人的体育经历。美国许多成名的大企业家均或多或少有体育经历。

  2.5、隐蔽性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潜在课程主要以不明确的内隐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能够绕开学生体育意识的障碍,使他们在无意识中领悟人生真谛,调适自己的偏颇,约束自己的行为。一所有良好体育文化风气的学校,它所形成的体育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整个气氛和舆论相协调,新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约束,以适应新的环境。

  3、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3.1、校园体育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尊重生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功能;能够关怀他人,形成博爱宽容胸怀;能够培养意志,发扬顽强拼搏精神;具有完善人格,塑造高尚道德情操的功能;具有教育熏陶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使人融入群体,追求和谐发展;能使人体验运动,提高审美情趣;具有开拓创新,培养开放意识的功能。

  3.2、校园体育文化的导向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开展,个人的风格和追求是体育文化追求的一种具体体现。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不仅使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富有生机,而且使学生得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对学生掌握多种体育知识和方法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最终将告别校园而走向社会,在此过程中,他们将所学的知识、爱好、兴趣和体育锻炼习惯一并带到社会,传播于社会。这有助于社会体育风气的形成,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而引导大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对培养集体意识、互帮互爱的良好品德更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3、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传播社会文化的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既是一个促进师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相互转换、整体发展的教育过程,也是对人的生理、心理、精神和个性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一项满足精神与物质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运动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窗口,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满足需要、丰富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人才之功能,更有继承传统和创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社会作用。

篇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及其特点和功能探析发表时间:2013-01-22T11:32:21.043Z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9期供稿

  作者:

  董存柱[导读]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育下发展起来的。董存柱(郾城实验中学,河南漯河462300)

  进入21世纪,人才的培养模式将逐步由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而校园体育文化相对于校园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也是近年来跃入人们视野的热点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其独有的特点和功能,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本文特对校园体育文化及其特点和功能探讨和分析。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条件下,由学校广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广义讲,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现存的环境中,在学校体育教育、学习和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的所有内容;从狭义上说,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学校文化形态之一,具体包括体育精神、体育的价值观念、体育道德和体育能力。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它既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是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学生实施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立性和特殊的规定性。同样,校园体育文化的产生发展既会受到社会文化特性的制约,又有其自身在精神形态方面的独特表现。其特点具体地讲有以下五个方面:1.校园体育文化的客观性。凡是在社会中有着好声誉的学校必定有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对学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或抑制作用表明了它的客观存在性。2.校园体育文化的时代性。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成受到一定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体质、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结构、文化风尚等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每个时代的体育面貌和主旋律。3.校园体育文化的继承性和新颖性。每一项体育活动的开展都会根据其特点来开展,并延续一定的习惯传统。在传承的同时,还要发展,要拓宽思路不断创新。4.校园体育文化的连续性与延展性。校园体育活动是一种带有普遍参与、重复出现且相对稳定的集体行为,具有周期性、延续性。体育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园内,体育教师要鼓励更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展现自我。5.校园体育文化的动态性与开放闭合性。动态性是体育活动与文化课学习最大的区别。体育竞赛可以把全班、全年级、全系乃至全校的学生集合、团结起来,一起享受胜利的喜悦,共同分担失败的苦涩,齐心协力共进退,这是闭合的。可是在整个竞赛过程中的较量、学习和展示却是开放的。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传承体育文化,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在学校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并不是单一的文化内容,而是许多相关联的体育文化要素。这些相关的、多样的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在实施体育教育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材特点,进行不同的目标教育。校园体育文化是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手段。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主要是系统地传授体育文化体系,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获得的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崇尚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体育道德风尚;培养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意志品质;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特长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比赛,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质,增强广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育下发展起来的。校园体育文化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人类社会的文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必须指出的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本体功能只有通过学校制定长期的规划、方案,并通过具体的、细化了的实施方法和途径,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才能够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不断完善,为教书育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为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总之,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开展,它对学校的校风﹑学风都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能综合地反映一个学校体育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以人为本,让师生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园的体育场地设施会不断地改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必将更加蓬勃开展。

篇四: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前言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师生接触最为熟悉,最有活力和最具参与性的一种文化之一。它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又是体育文化的缩影;它对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都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综合地反映了一个高校体育建设成绩和发展水平。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高校师生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为实现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的目标而实施、传播的与身心健康直接相关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精神文化现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反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较高的品味和层次,是高校特有的富有校园文化气息和健康生活气息的大众文化,它是以师生的体育价值观为核心,以实施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目标为主要目的,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体育行为方式、思维形式和活动方式,主要有校园体育课程、体育课外活动、体育艺术活动、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欣赏活动等具体表现方式和活动形式。

  一般来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层、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层、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层。精神文化层面处于主导地位,反映出高校体育文化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等主要内容,体育健康价值观是其核心,持续渗透时间长,对学生影响久远,是一所高校向心力与凝聚力的象征;制度文化层面是联系两者的纽带,为物质层面更好的利用开发,精神层面的更好挖掘提供制度保障;物质文化层面是基础,是客观物质保障,它体现出高校体育文化的底蕴,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滋润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缺一不可。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一)健身性。高校体育是通过人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健身性是高

  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最本质特点之一。在高校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传播运动技术还是讲授健身知识,都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心理健康;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有很强的健身性。通过体育文化活动,可以使参与者获得身体机理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让参与者产生自主性、独立性、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公正的态度、集体协作的精神、开朗活泼的性格,进而使个性健康而全面发展,并具有更加积极的个人性格与心理素质,成为一个真正的全方位的自我和谐的人。

  (二)竞争性。竞争性是体育的灵魂,没有竞争就没有超越,就没有创新和发展。体育的竞争是指在运动场上,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体在统一规则下,争夺统一目标的活动,先得者为胜,不得者为败。它不仅比身体、比技术、比经验,而且比思想、比意志、比作风和拼搏精神,是一种全面的抗衡和竞争,对参加者的各个方面都是种严峻的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说,竞技体育是人类竞争的典范。适者生存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已被广泛证明的真理,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学会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高校体育文化活动让师生在竞赛中较量体力、智力、心理,在公正、准确、平等的基础上展开拼搏,体味到竞争的剧烈性和残酷性,增强竞争意识,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运用技术和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对手,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

  (三)互动性。校园体育文化是典型的开放系统,它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十分频繁,不仅具有青年文化的特点,同时又时刻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并不断地吸收和表现社会时尚的体育文化特征,反映社会体育知识、体育科技、体育经济等方面的最新变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由学校与学校、系与系、学校与社会等一个个体育文化圈组成的,没有这些体育文化圈,就没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尽管他们有其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和交流,院系与专业之间也需要互相协调和合作。

  (四)教育性。现代教育强调终身教育,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功能的完善和人们生活观念、行为的变化而产生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高涨;科学锻炼、终身受益,已形成一股社会体育的新潮流。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大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将大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

  身体育行为,拓宽高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培养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提高。还有就是通过各类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示范和教育,能让参与者学会各种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在运动时的自我保护的保健能力。

  (五)娱乐性。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在他的《体育颂》中这样写道:“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更加清晰,你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这段名言道出了体育娱乐性的真谛。现代体育由于其技术的高难性,造型的艺术性,配合默契性和技术动作的直观性,很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使它成为现代人闲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同时,现代体育运动使健、力、美高度统一起来,和谐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默契的配合,表现出抒情诗般的艺术造型使人们在欣赏体育比赛时有福欣赏优美的舞蹈、线条明快的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产生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在完成各种复杂练习与对手斗志拼搏,征服自然和人类自身设置的障碍后,得到一种美妙的快感,使人产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其具备了体育文化的一切功能,但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里,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0)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将健康定义为“使个体长期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以及社会方面的能力。依据这两个权威定义来看,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高校师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健康,“身心俱健”是高校师生从事体育运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而且能保持清晰的思维,良好的记忆能力;人们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使自身的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善,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体育运动还可以增进健康心理素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如师生在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也达到了调

  节心情的目的,这对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有利的。所以说,校园体育文化为其主体——“广大师生员工”体质发展或保持,以及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服务,它是校园体育文化最基本的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等优良品格。校园体育文化的培养目标与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更重要的是高校通过组织体育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的思想品质,是体育活动独特的教育功能;可以说校园体育文化在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当前的高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烙印,从小家长的娇惯和纵容使很多孩子或多或少养成了一些任性、孤立、自私、甚至没有爱心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的存在也注定了许多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就必须在加强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的同时,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帮助其树立崇高的体育道德,使他们的人格精神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训练、竞赛以及其他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传授体育技能,促进学生体育知识、观念和健康水平的提高。通过体育活动,特别是开展团体运动,能让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快乐的同时体会辛酸,这种特有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起彼此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关爱,懂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三)有利于排解、疏导心理压力。在高校生活的每个学生和老师,都背负着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他们都必须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我喜欢的体育项目。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固有的刺激性、竞争性、娱乐性,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丰富了精神生活,体验到激动的情绪,感到心情舒畅,精力旺盛。同时,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注重身体的直接参与,师生的直接身体参与在其课外体育活动中得以完全实现,通过所营造出的欢快的精神氛围,消除了学生心理上和情绪上的自我干扰和相互摩擦,减少精神内耗,而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也能使大学生情绪保持相对的稳定,也保证了学生的智力活动正常进行。

  (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为目

  标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教育一线的体育教师也应具有多方面的素质。体育教师只有职业技能精湛,才能给学生做出表率,并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特别是自身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提高。体育教师只有刻苦钻研,将体育技能与体育文化有效结合,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才会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自我身体锻炼情绪高、信心足、兴趣浓,其心理才能健康。体育注重身体的直接参与,学生的直接身体参与在其课外体育活动中得以完全实现;因此,可以认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是关系到能否真正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价值所在。

  (五)有利于提升学校素质教育的水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高校的校文化群;它与其他课堂教学共同担负着育人的责任,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所体育风气良好的高校,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拓展训练、竞赛和课外俱乐部等活动内容而形成一种有意义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健康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弥补其他领域教学的不足,也为学生个性充分展现创造了理想的环境和条件,从而有利于学生发现、培养、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特长,增强自信心和社会活动能力,养成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四、大力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营造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一种有效措施。由于历史和传统文化及人们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很少把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建设学校文化的角度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行整体构思和施行,尤其是没有把体育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得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中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主要表现为:首先是深层体育精神文化贫乏,尽管大学生对体育精神文化的需求目益增加,但现行大学体育教育却与他们的需求是不同步的,需求与现实的脱节急需解决。其次是体育制度文化层限制较广,误区也很多,目前沉闷,乏味的体育教学及考试评分制度较大地限制了体育活动朝个性化方向充分发展,不少体育课外活动都流于形式。再次是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层建设滞后,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激增,加上土地资源的限制及经费投入的不足,许多高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显得相对滞后,已满足不了时代的发展和师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基于上述原

  因,我们必须采取各项措施,大力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一)加强宣传与引导,积极营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大力宣传强身健体的思想,增强师生体育意识,组织学生收看各种大型体育赛事,开阔视野,激发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欣赏能力;组织各种体育知识讲座,邀请体育名人来访,推动体育活动开展;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文化栏等形式宣传普及体育知识、营造体育文化气氛、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体育队伍中来、积极创造校园体育文化的大气候。高校应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和体育竞赛,强调突出参与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使大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参与健身、体验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和进步,进而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身的习惯。

  (二)加强体育教学改革,推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仍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这首先体现在课堂体育被普遍重视,课外体育被忽视,两者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很好形成合力;其次,校内体育很难实现与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无法落实学生的终身体育。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动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将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教育上来。要弥补目前高校体育工作的不足,必须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各项体育工作的共同基础,一条贯穿体育工作的主线,这就是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三)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幅度扩招,体育场地、设施等建设相对滞后突现出来,高校体育设施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如果没有这些物质基础作保证,体育文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必须摈弃重智育轻体育的传统理念,加大对体育基础建设的投资,一方面要加强先进的体育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体育场地的利用和管理,充分发挥设施的功能,强调建设与利用并重,使广大师生享受体育活动的空间,体验体育锻炼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联系实际,建设独具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由于各个学校的地理位置、气候、学校体育场馆、体育教学设施、学校的类型、学生的来源、师生结构的不同形成了体育群体意识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差异。因此,在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引导教

  职工和学生开展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园体育文化。在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注重体育文化的主旋律,提倡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体育工作的创新性,长期不懈努力定能产生良好效果,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篇五: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融合、渗透、促进而发展起来的,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条件依托下,由学校广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精神和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首先,它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其次,它又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共同组成了广大的体育文化群。从广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现存的环境中,在学校体育教育、学习和活动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的所有内容。从狭义上说,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学校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精神、体育的价值观念、体育道德和体育能力,是学校这一特殊社区的体育群体意识。学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系统开放的文化形式。这个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精神层面,居于主导地位,其中体育健康价值观是学校体育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决定了它的目标;第二层是制度、方法层面,这个层面既是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也是学校体育意识的体现,包括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竞赛、体育协会、体育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方法的确立;第三层是物质层面,是学校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客观物质保障,包括校园的体育建筑、环境、场地、器材、用品和师资队伍等。以上三个层面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在“以人

  为本”的基础上获得协调发展。

  二、校园体育文化功能

  (一)教育熏陶,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文化环境是一个使人不断地接受新文化滋养、熏陶、装备的园地。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学校的体育教师,是拥有专门体育知识的人才,人类创造的体育文化以系统

  的知识形态经教师的传授,给学生们以滋养,使他们掌握体育知识,认识体育的价值,逐渐地成熟起来。同时,文化是一种超个体的社会存在,它不依人的产生而产生。从个人的角度看,文化首先是作为一种生活环境而先于个人存在的,人受其影响得到发展,通过从文化环境中吸取营养,潜移默化,接受熏陶,不断地追求培养人的可能和界限,促使人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实现。(二)强身愉情,增进人们身心健康

  “健康应是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这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提出了现代健康的新概念,阐明了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包括良好的发育、正常的生理机能及承担负荷的适宜反应。校园体育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即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的表现形式,由它所构成的体育锻炼过程,给予人体各器官系统以一定的强度和量的刺激,使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从而对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有效地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校园体育文化中的意识、行为、物质三个文化部分均能有助于人们的心理调节,满足师生员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

  要。通过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可以锻炼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际关系,消除精神烦恼,给人带来欢愉,使人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你在校园体育文化中该如何去做?

篇六: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高校是国家培养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学生

  专业知识的学习、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都非常重视。

  然而当前

  国内大多数高校却都同时忽略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学校

  设,领导和教师不重视体育,再加上课程又比较少,更是导致许多师

  生认为体育是个人运动是个人的喜好,纯粹靠自己。

  在这些思想

  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当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没有正确认识到

  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就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进行了探讨分析。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1.

  内涵

  通常来说,文化的定义都有狭义和广义两种,高校校园体育

  文化也是如此。

  它属于群体性文化的一种,需要高校教师及学生

  的共同参与的主要活动形式的体育活动。

  狭义上的高校校园体育

  文化指的是体育精神、学生的心理素质等这些精神层面上的内

  容。而广义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则是指在高校校园里,体育教

  师的体育教学活动和组织的其他相关体育活动,包括篮球赛等,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在这些体育活动当中所涉

  及的体育场馆等物质层面上的东西以及体育精神等精神层面上

  的东西都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笔者在本文的讨论当中

  将从广义上来分析校园体育文化。

  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总的来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首先,物质文化,这指的是包括在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所需要用到

  的所有相关的包括体育器材、服装等在内的有形的、有物质特性

  的物质产品。其次,体育教育和制度文化,也就是用于规范高校

  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和活动的规章制度,如裁判规则等,通过制

  度文化的建设可以对高校师生的体育行为进行很好的约束并强

  制执行。此外,高校里各种形式的体育协会、俱乐部和运动队对

  于师生所开展的和体育相关的各种技能、体质锻炼在内的体育教

  育也是高校校园体育教育和制度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规范文化,它指的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高校工作人员在内在进行体

  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体育行为规范,包括体育情趣等内

  容,重点是体育习惯。最后,体育精神文化,也就是高校师生在

  开展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体育思维方式、体育价值观等思想观念

  体系。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1.

  内隐性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属于文化的一种,因此

  它具有文化的特征,包括内隐性。简单来说就是,体育文化以较

  为隐蔽的一种方式对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作用,使其能够在

  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这种体育文化的形成对促进师生的集体荣誉感有重要意义。

  2.

  时代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因此时代特征非常明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

  的提高,我国的高校体育文化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变得越来越

  丰富。此外,高校是进行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

  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其教育会受到当代社会的影

  响,这就使得高校体育文化有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3.

  多样性

  高校学生在文化学习上与小学、中学相比有很大差别,他们

  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高校在开展体育活动上除了体

  育课之外,更多的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组织和开展体育活

  动。一般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自行选择体育活动的形式与

  内容。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认识到高校体育课程少,因此

  要提高自身体育素质就一定要参与到课余的体育活动当中来。

  时,高校在课余时间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更加丰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再加上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异。

  上述因素都使得高校体育文化有多样性特征。

  4.

  全面性

  高校注重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对于刺激教师和

  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并让其在体育

  活动中能够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体会到体育活动带给人的愉

  悦感有重要作用,并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素养、审美素养。由此

  可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项有全面教育作用的文化活动。

  5.

  层次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根据各种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分成多种

  层次,也就是其具有层次性。就内容上来分析,则有专业性和一

  般性两种;就活动类型来分析,则存在健身型与竞技型两种;就

  形态分析则衡量标准更是多样化,如耐力、速度等。高校师生在

  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完全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身体素质、业余时间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体育活动。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业余文化的一类,学生更多的是通过

  课余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体育知识及其作用也是通过这种形式

  对学生产生影响的。

  然而,体育并不只是单纯的竞技性体育活动,它还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

  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学校所

  组织的体育活动,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一,大学的体育

  课虽然课时少,但却有很强的系统性,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可以

  在身体素质锻炼、体育审美观的形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体

  育教育;二,高校大多拥有较为健全的体育场所和器材,且每一

  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精神和制度文化,这些都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带来积极影响;

  当体育文化能够对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并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

  活动中的时候,则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都会因此而受到

  积极的正面影响。

  2.健身功能

  虽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场所是校园,然而如前文所

  述,校园体育文化终究是体育文化的一种,因此它和体育文化一

  样具有健身功能。

  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和业余体育活动的组织过

  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真正

  帮助每一位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

  同时,大学生也能够

  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时间自行选择体育内容和活动形式,并在

  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提高其对自身的健身要求,促进其体育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为其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3.

  美育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需要追求美,如优美的动作、健美的身

  材等。校

  ?体育文化的形成还可以刺激更多的学生为追求运动美

  而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

  此外,它还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审美

  标准,让我们的审美观变得更积极向上。

  4.

  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体育活动不仅能够

  对大学生产生积极作用,当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后,这些

  在大学时代所养成的良好的体育文化意识和习惯也会一直影响

  他们的工作、生活,并影响着身边的同事、朋友,有利于整个社

  会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以及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开展。

  5.

  创造和超越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最能体现其文化意义的功能就是创造

  和超越。众所周知,竞技类型的体育活动都存在着这样的规则与

  目标,就是打破纪录,也就是超越原来的记录并创造出新纪录。

  而健身型的体育活动也是师生个体对于自身的超越和创造。

  当学

  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创造和超越的体育精神之后,其在今后的学

  习和工作中也会积极超越自我,努力创造更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它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

  养、集体荣誉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促

  进学校良好校园文化和氛围的形成,帮助学校提高其整体形象和

  知名度。因此,高校应转变观念,使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眼光

  认识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特征以及功能,积极建设高

  校校园体育文化。

推荐访问: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校园 内容 体育